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线,以智慧为舵,以勇气为帆,引领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乘风破浪。他们,是人民企业家,一个承载着国家希望、民族梦想的时代群体。在“兴业报国,正当其时”的宏大叙事下,他们的心灵深处,激荡着共鸣与担当,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在人民企业家们的内心深处,家国情怀始终是最坚实的底色。他们从白手起家到行业领军,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他们不仅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将社会责任视为己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脱贫攻坚,推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发展。
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他们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家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携手并进,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更加壮丽的发展蓝图。
以企业之窗展示中国之治、中国之美,以企业形象展示中国形象、大国气象。
专注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创新力量,共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时代为卷、奋斗为笔,镌刻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民营企业家的卓越群像。
向阳新程——兴业报国,正当其时
解锁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历史的浩浩汤汤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置身新时代的浪潮,民营企业勇立潮头,凭借蓬勃朝气与无畏勇气,踏上充满希望与机遇的 “向阳新程”。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访项目应运而生,紧密贴合新时代发展节奏,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奋楫前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坚毅的拼搏精神,在经济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经济繁荣贡献力量,让蓬勃力量汇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潮涌东方,千帆竞发。这是一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澎湃动能,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在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深化改革蓝图的关键时期,中国民营企业秉持“敢为天下先”的锐气,锚定创新发展主航道,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勇立潮头,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作为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向阳新程》中国式现代化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访纪录片项目应运而起。在二十余家权威主流媒体的战略支持下,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院校智库,同时开拓 "一带一路" 海外传播矩阵,构建起具有全球视野的传播平台。本项目以 "解码商业文明基因,淬炼时代精神图谱" 为使命,通过深度访谈与影像记录,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搭建思想与资源交流的 "云端会客厅",打造国际传播的 "数字明信片"。
中国式现代化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访纪录片宛如在商业的广袤星空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照亮那些被岁月沉淀的奋斗足迹与智慧光芒,其意义深远而悠长,不仅是对企业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更是对时代商业精神的精准萃取与传承。本部专访纪录片项目是新时代的生动记录者,将企业的成功密码传递给更多追梦者,让坚韧、创新、担当的商业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本项目经二十余家权威主流媒体联合支持,汇聚了大型微纪录片专业制作团队,致力于打造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精品纪录片。我们将以异地商会企业为起点构建起采访版图,通过高标准的审查机制,从众多异地商会企业以及优秀民营企业里精心评选甄别出那些在政治思想、创新精神、发展业绩、社会担当等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聚焦其创始人或高管深入采访,为新时代勾勒出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奋进之姿与责任担当,为行业树立标杆典范,引领中国民营经济迈向新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访纪录片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脉搏,全力创新升级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关系,提升企业公信力,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优秀企业搭建新质生产关系维度下的展示舞台,实现全方位、多维度、高水平、定制化且国际化的宣传推广,高效驱动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及新型生产关系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未来奋勇进发!今日之中国,民营经济如鲲鹏展翅,以创新为翼、以责任为锚,在共同富裕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当《向阳新程》的镜头对准这些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向阳新程》将以时代为卷、奋斗为笔,镌刻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民营企业家的卓越群像,向世界传递“中国治理之美”与“大国崛起之志”,兴业报国,正当其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奏响最激昂的进行曲!
中国企业家·于现军
为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力量
于现军,男,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经历:
1988.8-1999.9,天津大沽化工股份公司,计控处副处长;
1999.9-2003.6,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长、工程部经理;
2004.8-至今,创立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技术总监。
社会任职:
青岛科技大学和隆优化智慧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级高工、青岛科技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委专家库及海淀区专家库专家、中国氯碱化工行业专家、流程工业领域智能优化控制专家,是北京市海淀区高端领军人才和南京市高层次人才。
专业方向:
于现军先生从事流程工业的过程先进控制(APC)与在线优化(RTO)技术、人工智能、装置级及企业级大数据挖掘、大系统协调优化、云服务平台、数字孪生仿真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精通化工生产过程单元装置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取得成果:
于现军先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2项,参与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累积获得国家、省部级、市级、行业等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科技成果等50余项,发表著作、学术论文40余篇。科技成果转化率100%。
历经20余年,于现军带领和隆优化研发团队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架构-“HERO4M体系”。基于“HERO4M体系”已开发出燃烧领域、通用化工生产单元、大系统协调优化、数字孪生仿真、云平台服务等五大系列三十多项领先智能化产品,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在化工领域,基于和隆优化“HERO4M体系”开发的针对化工行业的“RASO-CHEM”智能优化技术,为化工企业的各生产制造单元(生产线、车间、工厂)提供实时在线闭环智能化控制、实时监控、仿真训练和仿真培训、运程运维等多种模块化的功能应用,重构智能柔性生产线,提高精益管控和柔性制造水平,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已在上百家企业获得了应用。
2021年起,和隆优化又独立开发了“6D通用智慧化工研发、生产与实训平台(也称6D实验室)”,面向化工园区、化工企业、高校、高职学院等用于多方共建“智慧化工产学研用融合平台”,打造集研发、实训、生产、实验、中试、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国内一流的深度融合性服务平台。目前“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智慧化工产教融合平台”已落地淄博。
目前,研究成果已形成30多种智能优化节能技术创新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冶金钢铁、电力热电、石化化工、建材水泥等行业上千套装置上,每年为企业节约标煤达百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0万吨以上,创造十多亿元节能效益,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核心竞争力。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绘制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一)公司简介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隆优化”)成立于2004年8月,总部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自贸区中关村壹号,下属5家专业子公司及多地办事处等分支机构。和隆优化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双软企业,智能制造合格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和隆优化长期专注于过程先进控制(APC)与在线优化(RTO)技术、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技术、过程优化仿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服务,是国内“先进控制与在线优化”重要供应商,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聚焦“智能+、工厂、人”三大研究对象,基于用户现有条件,将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自寻优技术、装置级和企业级大数据挖掘技术及大系统协调优化技术等用于流程工业生产线,助力流程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解决企业人为效益流失问题;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核心竞争力。
客户涵盖冶金、热电、电力、石油化工、化工、水泥、氧化铝、供热、光伏、多晶硅、制药、造纸、橡胶等流程制造业及市政、高等院校等。业绩已覆盖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已有2000+条生产线的典型样板案例。
公司荣誉: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软件新质生产力2024年度独角兽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首都重点服务企业、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科技创新团队、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2023年先进基层工会等。
(二)合作共赢
1.智慧电厂: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采集、智能诊断、智能分析、智能优化、智慧决策,助力企业能耗双降、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效益效率、实现准无人化、创造管理和经济价值。
一个目标:实现锅炉燃烧优化,实现炉、机、辅、热各系统及之间的协调优化,实现全厂运行智能调整、智能调度、全能值班。
一个要求: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低运行。
核心技术:
有限条件正确相关技术
全智能先控技术
燃烧效果软测量技术
最佳工况滚动寻优技术
故障诊断、容错与智能安全控制技术
智能软伺服接口技术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技术
多装置大系统协调优化技术
2.智慧化工行业:和隆优化智慧化工解决方案,可实现各装置全自动智能优化,提高化工装置的安全能、稳定性,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
控制思路:以研究化工单元操作为基础,分别建模分别研究!采用和隆优化积木法理论,实现化工生产装置全自动、智能化运行,装置经济效益提升1%-10%。
3.智慧钢铁企业:钢铁生产是一个工艺流程比较繁多的行业,其中包括从原料-一炼铁--炼钢--板坯--轧钢轧制-一发电的过程,包括高炉热风炉、加热炉、回转窑、燃气锅炉、竖炉、冶金回转窑、烧结机等,其全自动燃烧控制与优化问题一直被称为是业界内的难题。和隆优化智慧钢铁解决方案借助计算机、云平台等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最终在最低的人力、物力、财力下,完成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实现目标:
•实现各燃气单体设备长期可靠全自动优化运行,提高工艺控制指标,解决工人劳动强度大问题。
•实现国内领先的燃料量、助燃风量及运行控制点的三维优化技术,有效降低消耗,整节约煤气3-5%以上。
•实现煤气管网大系统优化控制远程监控、智能协调和优化排产。
4.数字孪生平台(Herosim):是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工业数字孪生平台,通过三维引擎完成数字孪生实例搭建,提供丰富的工业多行业行业自研高精度算法辅助仿真运行,解决工业行业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生产过程优化、工业产品设计、人员知识培训等方面问题。
厂区可视化 构建直观可视化厂区
数字孪生产品采用3D仿真技术,通过数据中心与Hero精度算法展示工业多行业、多设备、高精度可视化浏览、为参观、运营、模拟等多场景提供便利。
企业独立仿真平台 更易管理
(1)数字孪生产品采用3D仿真技术,通过数据中心与Her0精度算法展示工业多行业、多设备、高精度可视化浏览、为参观、运营、模拟等多场景提供便利。(2)herosi日前集合了热电、化工、冶金、风电等多行业的仿真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复杂工业系统的植拟,使用户能够更好的理解系统的工作方式。也能通过查看三维技术更加直观的查看各系统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
(3)Herosim仿真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的仿真系统配置不同的试养类型进行考核,通过后台查看考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高效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工业数据可视化
•支持多种运行场景和工艺模式;
•配有DCS/PLC 控制系统和SIS安全连锁系统,支持开展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培训;
•配有化控制系统,支持一键启停(黑灯工厂),同时支持先进控制、优化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培训。优化控制系统支持与实际控制系统对接,也支持与仿真系统对接。
5.智慧水泥:针对水泥生产中存在的大滞后、多变量耦合、重要干扰因素不可测量导致调节不及时、控制精度低等,和隆优化水泥生产全面解决方案可针对装置特点,在现有的测控仪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先进控制、在线优化、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水泥生产的准无人化操作,同时使生产装置运行更加稳定,降低能源消耗。
方案优势
•采用边缘计算站与原 DCS 无扰对接的方式进行实施;
•专利算法解决大滞后,克服持续波动;
•实现最优化控制;
•生产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
•生产安全及科学管理功能。
应用效果
•显著提高水泥生产过程稳定性、安全性,实现准无人化操作,智能化投运率90%以上;
•关键控制参数控制精度在原有基础上收窄30-50%;
•持续优化烧成系统运行工况,吨熟料煤耗降低1-3%,实现提质、降耗;
•实现原料磨、水泥磨全智能优化运行,吨工序电耗降低2-5%:
•实现环保系统可靠、稳定、卡边运行,脱硝剂用量降低5-15%;
•实现报表查询、故障预测、语音报警及自愈控制等功能,全面提升生产的本质安全。
(三)合作客户
● 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青岛科技大学与淄博市政府合作共建的教科产融合平台。该基地依托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结合淄博市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旨在深化校地合作,赋能淄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地处大学城核心位置,紧邻淄博职业学院,毗邻淄博市城市快速路、S29滨莱高速淄博西出口,距淄博火车站和淄博北高铁站仅有二十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基地规划占地500亩,一期建设项目占地203亩。校地双方于2020年11月签署一期建设项目框架协议,并迅速展开建设工作,仅用138天便完成了所有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淄博速度”。基地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总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近5000平方米的实习实训工程中心、1.46万平方米的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了实验实训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师研究生公寓、餐厅、体育馆等。可同时满足4000名本科生、500名研究生、100家以上科研机构开展实习实训与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内配套设施最好最齐全的实习实训中心。
● IURA智融平台
2023年,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科技大学根据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坚持技术突破、创新引领、高端发展,联合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共创共建了“国家(级)智慧化工产学研用融合平台”(简称IURA智融平台)。IURA智融平台旨在打造集研发、实训、生产、实验、中试、创新创业、国际交流、成果展示及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国内一流的深度融合性服务平台。
平台坚持多方共建,优势互补的建设理念,建立共建、共享、融合、创新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平台吸引政府、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工业服务商、行业协会、技能认证机构、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的共同参与,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实训体系、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智能制造技术合作研发体系、精细化工工艺包高效研发/中试体系、资源共享与供需撮合体系等一系列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平台还将积极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速解决化工行业卡脖子技术、行业性难题等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 和隆优化智慧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与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和隆优化智慧学院,作为青岛科技大学与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的璀璨结晶,是一所引领未来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型高等教育学府。本学院不仅承载着培养新时代流程工业领域精英的使命,更致力于搭建起高等教育与工业实践之间的坚实桥梁,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升级。学院的鲜明特色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智慧与多专业深度融合;既为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也为企业培养高技能管理与运行人才。
(四)慈善公益
● 和隆优化走进河北赤城县进行对口帮扶公益活动
浓情金秋,爱心相约。2018年9月20日,海淀区委书记于军率领海淀区党政代表团赴赤城县进行对口帮扶工作对接和考察调研,双方举行高层联席会暨签约捐赠仪式。
海淀区近二十家企事业单位分别与赤城县16个贫困村进行了对口帮扶结对签约、物资捐赠和捐资助学等。此次帮扶活动中,和隆优化公司捐赠价值12万元的扶贫物资,希望当地贫困村尽快脱贫,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总经理王晓峰先生代表公司出席捐赠仪式。
多年来,和隆优化秉承“以利济世”的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捐赠社会,奉献爱心,不论是抗震救灾、捐资助学,还是扶贫帮困,和隆优化始终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多次捐款捐物。
企业来自于社会,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常怀感恩之心,不断传递正能量,彰显和隆人的大德大爱,弘扬和隆优化这一优良传统,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回报社会,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 和隆优化捐赠支持走访校友活动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学校捐赠,定向用于捐助青岛科技大学暑期走访校友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今年校友总会计划开展暑期走访校友活动。活动得到了我校1988届校友、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现军的大力支持和慷慨捐助。该活动将以“‘和隆优化’天下行,魅力无限科大人”为主题,计划组建3-4支服务队分赴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校友走访活动。活动以走访校友企业、采访宣传优秀校友、收集校友对母校发展的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在校生进一步了解校友们在各行各业和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以校友与大学生交流对话的形式,进一步搭建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联系合作的平台。
● 关爱脑瘫儿童,和隆优化走进朝阳晨光康复中心
2019年12月22日,冬至节这一天,和隆优化的职工代表们走进北京朝阳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探望和慰问康复中心的脑瘫儿童,并为孩子们捐赠了物资。志愿者与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精彩节目,先后闪亮登场,将活动现场的气氛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度过了一上午的欢乐时光。
多年来,和隆优化一直在关注、支持并参与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从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到公益环保和关爱等,多次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如今,公益精神已经逐渐融入到和隆优化企业文化的基因中,参与公益、多行善事,是和隆优化回馈社会的有效方式。
责编:h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