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长轻溯源第四站走进云南。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国土面积占全国1/25 。从北部梅里雪山的终年积雪到南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生态孕育出诸多天赐好物;26 个民族聚居于此,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广袤的山川既是馈赠也是屏障。险峻地势阻隔交通,老安寨茶农翻山越岭运送鲜叶,银饰村匠人守着祖传技艺却难寻销路。
这些散布云岭的非遗与好物,本是当地农户的生计根本,却因交通闭塞、渠道单一,长期面临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困境。
在食品安全与非遗传承双双面临挑战的当下,长轻溯源团队收到一份特殊的邀请函——来自云南文旅厅的官方邀约,开启"长轻溯源中国行·云南站"。
此次溯源不仅是一次选品之旅,更是一场文化与健康的对话。长轻优选与云南省级公共品牌"云品"达成战略电商合作,在"春天礼"公共品牌选品大会上,文旅局局长、商务厅厅长等政府代表亲自授予长轻"春天礼好物推荐官"与"春天礼文旅推荐官"称号,十余家官方媒体全程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双方秉持"政策引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旨在打造"云南文旅+本地特色+健康科普"的融合标杆,让云岭大地的瑰宝以更透明、更亲民的方式走向全国。同时,长轻团队深入昆明、丽江、大理等地,严选高品质好物。平台与政府双重补贴,实现源头直供低价,既传承非遗匠心,又以健康好物回馈用户,为云品出滇打造溯源标杆,圆满收官4天云南溯源之旅。
#01 昆明站
品尝古茶与药膳的时光淬炼
溯源首日,长轻团队抵达昆明,直抵海拔1500米的老安寨古茶园。这片思茅区是唯一连片的百年原生态茶园,拥有8500亩高品质茶园,其中5676亩通过有机认证,4000余株珍稀古茶树中,两株360多年树龄的"贡牛"与"麻牛"堪称活化石。
在茶农家中,我们见证了手工普洱茶的繁复工艺:200℃铁锅中的杀青需要"三分靠火候,七分靠手感",揉捻时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温柔",最后经石磨压饼成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布朗族先民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长轻所选普洱茶不仅是人民大会堂国宴同款,更承袭了明清贡茶的工艺基因,陈化后价值不可估量。
除了普洱茶,昆明站还带来了另一地标好物——三七原浆。云南文山作为"中国三七之乡",其种植的三七皂苷含量高达7%,远超国家标准。搭配云南特产的橄榄油与美藤果油,构成了昆明站"药食同源"的健康矩阵。
#02 丽江站
寻找千锤百炼的非遗匠心
次日,团队转场丽江,走进被誉为"中国银器第一村"的新华村。这里自唐朝南诏国时期便开始手工制作银器,2014年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制银工坊,我们目睹了"小锤敲过一千年"的精湛技艺,这其中最称奇的是"吹焊"技艺,匠人以银丝为焊条,仅凭气息控制火焰,完成后找不到任何接缝。
长轻优选的999足银器均出自这些大师之手,每一件都历经千锤百炼,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可传世的艺术品。
除了银器,丽江站还带来了另一种云南瑰宝——翡翠。长轻团队深入玉石市场,精选冰种、糯种等优质翡翠,每件都支持复检,承诺"假一赔十"。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比大牌银饰便宜一半以上的良心价格,真正实现了"源头直供,去掉中间商差价"的初心。
#03大理站
体验山野至鲜与非遗扎染
溯源第三日,团队抵达大理,首先被苍山洱海间的山野珍馐所吸引。在当地合作社,我们见到了刚从山林采摘的鲜野生菌拼盘,包括牛肝菌、鸡枞菌等十余种珍稀菌类。
这些"山林的馈赠"在长轻直播间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呈现,让都市人也能品尝到云南雨季的独特风味。
与此同时,来自无量山的乌骨鸡成为滋补佳品的焦点。这里的乌鸡散养在海拔2000米的山林中,以昆虫、草药为食,肉质紧实,氨基酸含量比普通乌鸡高出30%。
长轻优选通过冷链运输,将这份山野滋补直接送达消费者餐桌。
溯源最后一日,团队走进周城村的璞真文化馆,体验白族扎染这一千年非遗技艺。
扎染古称"绞缬",以板蓝根为染料,通过手工扎结、染色形成独特的冰裂纹图案。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长轻团队体验了从扎结到染色的全过程,最终呈现的苍山板蓝根扎染布,不仅色彩清新自然,更蕴含着"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本次云南溯源之旅,长轻团队不仅深度探访了四大品类的源头好物,更与云南省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严格质检、直连原产地工厂,更有政府加持、专项补贴。
未来,长轻将继续深入更多食材与非遗源头,用透明重建信任,用科学守护健康。
正如云南之行所证明的:每一份来自源头的真诚,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件饱含匠心的好物,都应该被珍惜。
下一站,长轻溯源又将奔赴何方?让我们共同期待,见证更多真实与美好的相遇。
责编:hxq